惠利之道 第10页
-
奋斗在春天里丨如何建造“好房子”?机器人来帮忙→
随着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好房子”已成为当前房地产领域的热词。在一系列相关政策的持续推动下,“好房子”建设目前在多个城市进入落地阶段,一场关于居住品质升级的变革正在迅速展开。 在武汉市的这个看似普通的施工工地,一场“好房子”的蝶变正在一个个小小的“遥控器”上悄然发生:这个遥控器遥控的是布料机器人,经它浇筑的混凝土又快又平整;这个遥控器,能远程控制智能塔吊,手柄一推,几吨重的结构件就被轻松吊起;而这个遥控器,则可以指挥检测机器人,检查施工后的精度。 ...
-
权威数读|今年前两个月:规上工业企业营收继续改善
国家统计局27日发布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继续改善,利润降幅收窄。装备制造业和原材料制造业利润由降转增,工业企业效益状况呈现稳定恢复态势。 (海报由新华社采编助手AI生成) 设计:缪异星 [ 责编:杨煜 ]...
-
苦难和新生——西藏翻身农奴影像档案:玉珍
孙子照看着玉珍奶奶回屋(3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丁增尼达 摄 在西藏山南市桑耶镇一栋整洁的藏式民居外,年过90的玉珍老人坐在石阶上沐浴着午后的阳光。街道上车来车往,孩子们嬉戏打闹。这个场景,对历经世纪风雨的玉珍老人而言,曾是遥不可及的奢望。 在旧西藏,身为农奴的玉珍居无定所。冬夜寒风呜咽,一家人蜷缩在发霉的毯子里,虱子横生的破毯子是全家唯一的御寒物。“农奴主说我们天生就该像牦牛一样劳作。”年少的玉珍靠给领主纺羊毛线换取糌粑,“纺锤从早转到晚,只为换一捧糌粑。” 农奴主催债的皮鞭声在风雪...
-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各地推动学习教育有序有效开展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是巩固深化主题教育和党纪学习教育成果、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有力保障。连日来,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精心谋划部署、抓住学习重点,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从3月26日起,《新闻联播》推出《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专栏,展现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开展学习教育的工作进展和实际成效。 山西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采取分组学习、集中研讨等方式,原原本本学习...
-
各地因苗施策绘就一幅幅“科技春耕图” 全国已春播粮食超3500万亩
央视网消息: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显示,当前西南地区小麦处于拔节至孕穗期,长江中下游开始拔节,黄淮海、西北进入返青起身期。全国冬小麦一二类苗比例达89.7%,与上年相当、好于常年。各地因苗施策,有序开展田管作业。 在安徽颍上,种植户们正在对冬小麦追施水溶肥。安徽省今年应用智能预测预报系统,为20万个新型经营主体和60多万名农机手提供针对性的服务,同时还开发了农业生产全过程的一系列预报预测产品。 河北石家庄的430万亩冬小麦已全部返青,在藁城区北营村的麦田里,5台自走式打药机正开展喷洒作业,和往年不同...
-
【乡路上,感受脉动中国】小肉鸽“飞”向大市场,乡村路网编织幸福图景
编者按:道路通,百业兴。以“四好农村路”为代表的农村公路,纵横交织、四通八达,连接万里河山,为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客流物流,带动乡村整体面貌发生巨变,成为老百姓家门口的致富路、幸福路、振兴路。央广网特别推出《乡路上,感受脉动中国》系列报道,沿着“四好农村路”,访村落、进田园、看产业,探寻乡土文脉,纵观发展变迁,与您一起感受新时代中国乡村振兴的勃勃生机。 央广网梅州2月28日消息“以前道路没有拓宽,有时候会车都会遇到困难。扩建以后,17.5米的大挂车也能开进来,我们采购饲料和销售肉鸽更方便了!”在广东省梅州市兴...
-
线下招聘+直播带岗!节后各地招人忙 数万个岗位等你来
春节后,全国多地进入用工高峰。日前,西安春季大型就业招聘活动正式启动。未来40天,西安市总工会将组织一千多家企业,通过线上“直播招聘”和线下专场招聘等多种途径,为求职者提供28000多个就业岗位。 针对西安市转岗职工、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及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就业群体的求职需求,招聘活动汇集了西安市内210家重点企业及新兴产业,其中民营企业数量超过80%。 除了线下面对面招聘,用工企业的劳动模范也走进线上网络直播间,了解求职者诉求,推介企业薪资福利等内容,实现岗位“靶向”推送。首场网上送岗直播累计浏...
-
新华全媒+丨播种在充满希望的春天——“滇南粮仓”春耕见闻
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因盛产水稻素有“滇南粮仓”的美誉。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勐海县田间地头已是一派“抢春之势”。 2025年2月13日,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农民把传输带上的秧苗搬运到车上。(新华社记者 王贤思摄) 近年来田地间少了许多弯腰劳作的人,取而代之的是来回穿梭的插秧机和低空盘旋的植保无人机。 2025年2月13日,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随着插秧机规律的轰鸣声,提前育好的秧苗被一列列整齐地插入田中。(新华社记者王贤思摄) 各种高科技、智能化...
-
新春走基层|沂蒙舟车忙 老区传新声——山东临沂商贸物流新春走笔
冒着凛冽的寒风,记者来到位于沂蒙老区的临沂商城。沿街店铺的商家们已经开门迎客,装货、卸货、验货的工人们各司其职,满载各类小商品的货车来往穿梭,这里的商贸物流全面复工复产。 在临沂小商品城的兴辉文具店内,从中小学文具到办公用品,从玩具饰品到收纳箱包,数以千计商品琳琅满目。正值销售旺季,客户批发的订单纷至沓来,复工第一天销售流水就达十几万元。 “农历大年初八,我和儿子儿媳踏上了‘返工’的归途。从老家浙江义乌到山东临沂,开车9个多小时。”山东兴辉文化用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文彪说。 18岁就来临沂摆地摊...
-
亚冬会|21金!中国代表团创亚冬会历届最佳战绩
新华社哈尔滨2月10日电(记者王恒志)10日,中国代表团在哈尔滨亚冬会上夺得6金,金牌总数达到21枚。尽管开幕后仅3天,21金的成绩已经创造了中国代表团参加亚冬会历史最佳成绩。 2月10日,中国队选手高亭宇(右)、宁忠岩、廉子文(中)在比赛中。当日,第九届亚冬会速度滑冰男子短距离团体追逐赛在哈尔滨举行。中国队获得冠军。新华社记者吕帅 摄 在此前的八届亚冬会上,中国代表团共夺得94枚金牌,单届最高纪录是2007年在长春亚冬会上夺得19金。本届亚冬会上,中国代表团首日就豪取8金,创下亚冬会百金里程碑...